■ 釋演化 雖然十三歲即出了家,然而,童年時期父母給予的教育,始終深印在聖嚴法師的心中。 父親常常訓勉他們兄弟:「大鴨游出大路,小鴨游出小路,不游就沒有路。」雖然身為老么,得到了父母、兄姊最多的寵愛,然而在他行為偏差時,母親卻也毫不縱容地給予責罰。那個聖嚴法師童年記憶中的家,父親殷實、母親全能,兄姊也都對他疼愛有加,家裡的氣氛總是和樂而溫暖。 在那樣一個國土危脆、人命微賤的大時代下,聖嚴法師回憶起他的童年,卻是以「無憂」兩個字形容,顯見一個和樂幸福的家庭具有的無形力量,甚至能在充滿生存挑戰的大環境裡,為家裡的成員提供身心的安穩及前行的力量。 原生烙印,形塑自我價值 家,是生命的起源。原生家庭中的成長經驗,如同烙印般,深深影響著此生的每個關係、每個片刻。有鑑於此,《人生》雜誌特地邀請擁有「家族治療」專業,擅長結合心理學與禪修的楊蓓,舉辦一系列的「烽火家人」講座,深入探索原生家庭對個人生命歷程的影響。 楊蓓在系列演講中,指出「原生家庭是所有人際關係的胚胎」,從家庭的氛圍,到個人在家庭中的性別、排行、地位,在在可能影響每個人人格的形塑、自我價值感的建立,以及與人互動的模式。 以排行為例,楊蓓老師歸納,家裡的老大通常得到最多的照顧,同時也是被管教得最嚴格的;而排行老二的,容易因得到較少的關注而感生失落感,但他也擁有相對較高的自由度,有較大的發揮空間;至於老么,因為是家中最後一個孩子,容易擁有稍微多一點資源,所以也容易任性,但因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,所以做為老么,壓力其實很大。 例如身為長子的臺灣結節硬化症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正德,從小就被父親教育,哥哥要禮讓弟弟,如果弟弟做錯了,哥哥也要一起受罰,因此,三兄妹之中,他受到的管教最多、壓力也最大,反觀弟弟,就顯得任性而自我。做為大哥,李正德從小到大,不管父母或弟妹有任何狀況,他總是概括承受。 光是排行就帶來如此不同的差別,也因此,雖然同在一個屋簷下、就算流有相同的血緣,但因為上述種種變項的微細變化,形塑了每個人各自的獨特性。每個擁有各自獨特性的家人之間,由於長久朝夕近距離的相處,自然容易產生摩擦,再加上對對方有所期待,一旦期待有了落差,不如自己的意,便生起怨懟。 錯綜因緣,家庭猶如火宅 楊蓓更指出,由於時代變遷、社會型態轉變、教育普及、西方思潮普及,以及女性意識的擡頭……等,造成家庭成員的思想趨於多元,更容易產生期待的落差,進而產生不滿、怨懟,烽火,於焉形成。《法華經》將三界比喻成火宅,而家庭,常常是這個火宅的起火點。 試想,來自兩個生活習慣,乃至於思想、文化、價值觀完全不同家庭的個體,組合成的婚姻,再生下另一個將在不同時代氛圍下成長的下一代,這樣一個家庭,彼此之間的差異、矛盾、摩擦、拉扯……怎麼會少呢? 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主委鄭玫玲就坦承,自己在原生家庭中,因為長姊的角色與父母的期待,不由自主地代替父母扛起「親職」管教弟弟,沒有經歷過青春期孩子的「正常」體驗,所以也不知道如何與青春期中的兒女相處,以致親子間的互動關係緊張。她分享:「小時的烙印,正是後來與兒女在親子關係中跌倒之處。」這,或許也是許多家庭共同的寫照。 覺察接受,轉念承擔責任 然而,楊蓓在講座中特別引導聽眾從「緣起」的觀點來思惟,家裡的每一個成員,包括父母、眷屬、兒女,無一不是因緣相聚,無一不帶給我們修行的課題,無一不是修行的著力點。亦如維摩詰居士在《維摩經•佛道品》中所言:「智度菩薩母,方便以為父,一切眾導師,無不由是生;法喜以為妻,慈悲心為女,善心誠實男,畢竟空寂舍。」家庭中的親密關係,正是讓我們學習智慧、學習慈悲、學習法喜、學習善良、誠實、放下、寬容,以及善巧方便,最佳的對象。 慈濟資深志工吳隆盛,由於從小經歷父母婚姻失敗,特別能感受無辜的孩子置身其中的辛苦,所以,當他自己在事業高峰面對外境的誘惑時,毫不遲疑選擇保有完整幸福的家庭。 李正德則把罹患罕見疾病的女兒視為生命中的菩薩。他與幾個病友家庭成立協會,原本他極力推辭擔任創會理事長,然而,一轉念,覺得這可能是自己的功課,於是決定突破慣性和局限,接下這個任務。他相信是女兒開啟了他生命的不同可能。 面對生命中的不圓滿,能否面對、接受是其中的關鍵。楊蓓建議,這時,不妨運用禪修中的默照:「老老實實地看著,可是心不跟著起舞,情緒不跟著起舞。」一旦能持續地看著,「接受」便會自然而然發生。而另一個重要的關鍵,則是「逆向而為」──即轉念,並且承擔責任,也就是「處理它」。 曾經擁有輝煌事業的吳隆盛,在一夕之間負債兩千多萬,他原想自我了結,然而有一天,他在路上搶救了一個差點被大卡車撞上的兩歲孩童,才驚覺活著還能做很多有意義的事!從此,吳隆盛投入慈濟志工的行列,一面工作清償巨額的債務,一面在奉獻中感受前有未有的踏實感。 這即是楊蓓所說的「逆向而為」。「在奉獻的過程中,人的視野會變得不一樣,家庭的紛紛擾擾會被放下,自我會不自覺地得到銷融,心量也開始變大。」楊蓓如是說。這並不表示遭遇的困境會就此而消失,家人之間從此不再起爭端,然而,藉由奉獻自己,家庭曾經帶給自己的怨懟與傷痛,將得到進一步的銷融,更因為視野改變、心量變大,更能看清自己生命的價值與意義。 奉獻利他,生命轉化提昇 如李正德所覺照到的,面對其他病友的家長,他從原本不知道說什麼,漸漸發現,自己能夠藉由傾聽產生同理及善解,在幫助別人的同時,自己也強壯起來;療癒別人的同時,自己也得到療癒。李正德也與其他罕病兒家長組成搖滾樂團,帶著孩子一起參加公益活動,積極宣導對罕見疾病的關懷。鄭玫玲、吳隆盛也積極參與弘法、護法的工作。 帶著原生家庭的烙印,他們在自組的家庭中重新認識自己、成長自己,最後,更走出家庭,奉獻自己。其實,如《梵網經》所說:「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,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。」所有的眾生都是我們從無量生死以來,緣分或深或淺的父母、眷屬,當我們將生命放得更長更遠來看,家與家人的範圍也擴展了。在這條生命長河中,努力奉獻利他,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因而得到提昇,慈悲與智慧也從中開啟;三界火宅,由是漸漸清涼。 臨濟義玄禪師說:「在途中不離家舍,離家舍不在途中。」聖嚴法師進一步勉勵我們在生命中實踐:「生命本身即是一場旅途,在這個旅途之中,只要處處是安身立命處,處處都是家;在家中,則要把家當做是旅途、是旅館,就不會執著。」對家不會產生執著,是因為能夠從緣起的法則觀看,認清家與家人是「宛然有而畢竟空」的存在,是藉以鍊心的情境與示現的菩薩;在此同時,卻要把生命的每個片刻、每個場域都當成是經營自己的安身立命處一樣,去付出努力、認真對待。 這一趟名為人生的旅程,家,是我們修行的起點,但這一路上,處處也都可以是安身立命的家。 (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369期) |